[TL;DR]:
MyShell 代币 SHELL 在公募中超募了 100 倍,实际募集资金突破 8000 万美元,创下近期加密市场 IDO 的超募纪录,并且 TGE 后持续上涨,市值一度突破 6 亿美元,凸显了投资者对 MyShell 长期价值的认可。
MyShell 是一个集 AI 应用商店、创作平台和创作者经济激励机制于一体的创新项目,通过提供基于各种 AI 模型的 Agent,使用户能够轻松创建个性化的 AI Chatbot,同时结合去中心化存储和隐私计算技术,确保用户的数据隐私和安全。
MyShell 有望成为 Web3 时代的“AI 价值网络”,通过代币经济让数据贡献者、模型开发者、应用创作者和普通用户共享增长红利,并随着多模态模型的突破和 AI 应用场景的拓展,成为长尾需求的聚合平台。
引言
近期最热门的 AI 协议要属 MyShell 了,在 SHELL 代币公募超募 100 倍、市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MyShell 正通过整合 AI 应用商店、创作平台与创作者经济激励机制,逐步展现出其成为 AI 超级入口的潜力。本文将深入探讨 MyShell 的技术创新、经济模型以及市场展望,分析其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通过去中心化存储与隐私计算技术增强用户信任,进一步推动 AI 民主化与创作者经济的革新。
SHELL 超募 100 倍,引发市场关注
近期 AI 协议 MyShell 代币 SHELL 的代币公开募集(InitialDexOffering,IDO)的启动表现堪称现象级,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根据披露信息,原计划募集价值 80 万美元的 BNB,发行 4000 万枚代币(占总供应量 4%),但最终超募超 100 倍,实际募集资金突破 8000 万美元,创下近期加密市场 IDO 的超募纪录。
SHELL 代币的公募活动在 2 月 13 日当天成为了市场的焦点。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也迅速攀升,公募时仅有 2 千万美元的估值无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爱好者加入讨论,并最终录得 11425%的总募资额。
更令人瞩目的是,SHELL 在 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代币生成事件)后并未陷入“开盘即巅峰”的魔咒,反而持续上涨,首周涨幅超 300%,市值一度突破 6 亿美元。
截至撰文日,SHELL 的流通市值达 1.2 亿美元、全流通市值达 4.5 亿美元,这一表现不仅打破了市场对近期以来热门协议尤其高泡沫的 AI 代币开盘后跌跌不休的刻板印象,更凸显了投资者对 MyShell 长期价值的认可。 图 1 来源:Gate.io
Myshell:AI 民主化与创作者经济的革新者
MyShell 是 2022 年推出的一个集 AI 应用商店、创作平台和创作者经济激励机制于一体的创新项目,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使用、创建和投资基于各种 AI 模型的 Agent。
根据官网介绍,用户只需几分钟,即可调用 DeepSeek、GPT-4、Gemini Pro 等模型,以及 100+预置 AI 模型与工具库(如 MeloTTS、OpenVoice),使用户可以轻松创建、组合出个性化的 AI Chatbot。 图 2 来源:@myshell_ai
在隐私保护方面,MyShell 结合去中心化存储(如 IPFS)与隐私计算技术,确保用户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数据,并选择与谁共享,这一有别于其它 AI Agent 协议的特点无疑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一言以蔽之,MyShell 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而投资者则正可以通过持有 SHELL 代币来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根据官方文档介绍,SHELL 贯穿整个生态,用户支付服务费、创作者获取收益、投资者参与治理均需消耗或质押代币。此外,通过 AIPP 商店的 Bonding Curve 机制,AI 应用代币化后早期投资者可分享长期分红,创作者则从交易手续费中获益。
通过这套经济模型,MyShell 孵化出了一批原生的、以 AI Agent 为主要内容形式的创作者群体。这些创作者能与平台共同成长,提供独特的内容供给,形成良性循环。同时,MyShell 还限制了投资者只能通过长期的分红来赚取收益,而无法通过短期的 FOMO 创造价格的大幅变动来获取利润。可以看出,这种设计既鼓励了优质内容的产出,又维护了社区的稳定氛围。 图 3 来源:@myshell_ai
经历过上轮 DeFi 牛市的用户可能对该双轮驱动的激励模式不难理解,Myshell 正是借鉴了这种飞轮效应,实现了用户使用 AI 服务→贡献数据→获得奖励→吸引更多创作者→丰富应用供给→推动代币需求上升,由此形成了正向循环的激励效应。
也正是因此,在 Myshell 上周末公布了 ShellAgent 组件协议、IM 集成和链上智能化等三项重大更新后,SHELL 受此利好影响,24H 大涨 40%。
AI 热潮下,Myshell 或成为 AI 超级入口
截至撰文日,Crypto AI 代币目前仅为山寨币市值的 2.9%,而自 2024 年以来,全球 AI 融资已超 500 亿美元,但 90%的资金流向底层模型与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层仍处于产品竞争持续力不足的“荒漠期”。
据麦肯锡预测,2025 年后,AI 应用市场规模将以年均 45%的速度爆发,涵盖教育、娱乐、企业服务等长尾场景。 图 4 来源:BlockBeats
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
多模态模型突破:DeepSeek、GPT-5、Sora 等模型将文本、图像、视频生成能力融合,催生“全息交互”场景(如虚拟偶像、3D 内容生成);
开发门槛降低:无代码工具(如 MyShell 创作工坊)使非技术用户也能快速构建 AI 应用,释放草根创新力;
商业化需求迫切:OpenAI 的 GPT Store 因分成机制僵化遭开发者诟病,Web3 的透明分成与代币激励成为破局关键。
从这个宏观视野来看,MyShell 作为首个集成多模态模型、支持 AI 应用代币化的平台,其用户已超百万,日均新增 AI Agent 超千个,确实是有望复现移动互联网时代 App Store 的爆发轨迹,成为 AI+Crypto 长尾需求的聚合平台。 图 5 来源:Dune
随着多模态模型的突破,AI 正从“技术探索”转向“场景落地”,MyShell 的定位——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打通商业化闭环——恰逢其时,有望成为长尾需求的聚合平台。
综合来看,从 MyShell 近期一系列动作来看,MyShell 的野心不仅是做一个 AI 应用商店,而是成为 Web3 时代的“AI 价值网络”——在这里,数据贡献者、模型开发者、应用创作者和普通用户都可以通过代币经济共享增长红利。
随着 SHELL 公募超 100 倍、上线连涨的市场表现,MyShell 已经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要真正打破开盘即巅峰的诅咒并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MyShell 还需要在持续优化产品体验、加强创作者经济体系建设、拓展应用场景和合作伙伴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运营等方面不断努力,我们将持续关注 MyShell 这类明星协议的动作并及时为大家带来我们的观察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