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东证股价指数(TOPIX)报收 3325.05 点,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 55.60 点,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就在同一天,日经平均股价也首次突破 5 万日元大关。
而在看似迥异的加密货币世界,全球领先的交易平台 Gate 也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显著增长,用户突破 4100 万,合约与现货交易量双双创下新高。
这两个分别代表着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领域的热点,正以相似的逻辑演绎着市场增长的故事。
01 理解 TOPIX:日本股市的核心晴雨表
东证股价指数(TOPIX)是由东京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型股价指数,以市场一部全部上市企业为计算对象。
该指数将基期 1968 年 1 月 4 日的市价总额定为 100 点,从而计算当前市价总额的指数。
TOPIX 自 1969 年 7 月 1 日开始计算并公布,现在则实时(每隔 15 秒)发布给国内外的各金融机构及信息咨询商。
作为日本股市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TOPIX 的构成股约 1,700 种,涵盖了日本整体市价总额的约 97%,可准确反映日本股票市场的动向。
02 破纪录之路:TOPIX 的近期市场表现
TOPIX 在 2023 年 5 月收于 2127.18 点,创下自 1990 年 8 月以来的新高,主要受外资流入和企业改革推动。
这一上涨趋势在 2025 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0 月 6 日,TOPIX 涨 3.1%,报 3226.06 点。
随后在 10 月 9 日,TOPIX 上涨 22.11 点,收报 3257.77 点,涨幅为 0.68%,刷新了历史最高点。
截至 10 月 27 日,TOPIX 进一步攀升至 3325.05 点,展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势头。
03 推动力:人工智能与出口板块
TOPIX 近期的强劲表现离不开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
对人工智能(AI)相关需求增长的预期带动股价处于高位的半导体股受到追捧,旗下拥有半导体设计巨头 ARM 的软银集团股价大涨。
东京电子和信越化学工业等对日经指数权重较大的相关个股也受到追捧。
此外,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汇率进一步走低,投资者期待业绩改善,纷纷购买机械和电机等出口板块股票。
对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将出台的经济对策的期待情绪也继续支撑了股市的坚挺行情。
04 加密世界的参照:Gate 交易所的并行增长
在传统股市指数高歌猛进的同时,加密货币交易所 Gate 也呈现出类似的增长轨迹。
2025 年第三季度,Gate 全球用户突破 4100 万,合约与现货交易量双双创新高。
Gate 的衍生品交易量在 7 月环比增幅居全球前三,8 月再度飙升近 100%,市场份额提升至 10.1%,为全行业增幅最高。
现货市场同样表现强劲,自年初以来市占率累计上升 2.87%,为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涨幅最高。
这种同步增长并非巧合,它反映了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日益增强的相关性。
05 指数化投资:连接传统与加密的桥梁
在传统金融领域,TOPIX 作为重要基准指数,催生了大量联动型 ETF 及相关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让投资者能够便捷地参与日本股市的整体增长。
类似的指数化投资理念正在加密世界落地。
2025 年 10 月,S&P Global 推出了 S&P Digital Markets 50 指数,这是一个混合篮子的指数,包含 15 种加密货币和 35 支公开交易的加密关联股票。
该指数还计划推出代币化版本,让投资者可以直接在链上购买。
而 Gate 交易所也已推出了等权重加密指数产品,旨在为市场提供更均衡的曝光。
与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不同,Gate 的等权重指数在多種加密货币中均匀分配资金,降低了集中风险,增加了对潜在高增长小型资产的曝光。
06 风险与管理:两个市场的共同课题
无论是传统股票市场还是加密市场,都面临着风险管理的挑战。
2024 年 8 月 5 日早盘,日本东证指数一度跌逾 6%,触发熔断机制。
随后在 2025 年 4 月,因美国关税因素,东证指数跌幅扩大至 9%。
这些波动提醒投资者,即使是像 TOPIX 这样成熟的市场指数,也难以避免短期波动。
加密市场同样以其波动性著称,但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如 Gate 的等权重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风险。
等权重方法显著降低了对主导资产的暴露,同时增加了对较小、潜在高增长加密货币的配置。
在广泛的市场反弹期间或当小型山寨币超越主要加密货币时,等权重指数往往表现优异。
07 未来展望:互联互通的金融生态
随着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界限日益模糊,TOPIX 与 Gate 所代表的两个世界正在形成更多交集。
在传统金融领域,野村证券于 2025 年 10 月预测 TOPIX 年末点位或升至 3300 点——这一目标已在 10 月 27 日被超越。
而在加密世界,Gate 正通过推进 “All in Web3” 战略,整合其中心化交易所功能与 Web3 基础设施。
两个世界共享着相似的发展逻辑:机构参与度增加、产品多样化、风险管理工具完善,以及全球资本的持续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