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环境下运营如此规模的平台在财务上已不可持续。”2025年11月17日晚间,DappRadar联合创始人Skirmantas Januskas与Dragos Dunica通过社交平台宣布,将逐步关闭这个陪伴行业近8年的数据分析平台。
消息发布后,其生态代币RADAR应声暴跌38%,价格跌至约0.00072美元。这个曾作为CryptoKitties时代标志性产品的离场,折射出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面临的普遍盈利困境。
01 七年历程:从行业标杆到时代眼泪
DappRadar的兴衰史堪称区块链行业发展缩影。2018年乘着CryptoKitties热潮诞生,这个立足于立陶宛的数据平台逐渐成长为加密世界的重要信息源。
联创Skirmantas Januskas来自立陶宛。与很多行业大佬身兼数职不同,从2018年2月至今,他就只专心在DappRadar上。
另一名联创Dragos Dunica早年曾是美国游戏大厂EA的运营,也同样在创立DappRadar之后一心再无二用。
巅峰时期,DappRadar监测超过50条区块链网络,覆盖DeFi、NFT与游戏等细分领域,其独创的dApp活跃度评分模型成为行业标准。
不仅CoinDesk和中文Web3媒体频繁引用其数据,包括彭博社、《福布斯》、BBC等传统欧美主流媒体也曾多次引用DappRadar报告。
02 财务困境:高价值低付费的行业难题
DappRadar的财务危机暴露了区块链数据分析行业的普遍难题。尽管全球加密交易平台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270亿美元,但分析服务仅分得不足1%的份额。
平台主要收入来源面临双重挑战。高级API服务年费高达1.2万美元,但竞争对手如Alchemy、Moralis提供类似免费服务。
广告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下降62%。
与此同时,运营成本却在大幅攀升。区块链数量爆发式增长至200+,数据采集与清洗成本激增300%,最终导致商业模式崩盘。
技术层面,频繁的链分叉导致数据准确率降至88%,跨链互操作性问题使开发成本增加45%。
03 融资历程:曾获知名资本青睐
DappRadar并非没有获得过资本青睐。2019年9月,DappRadar在种子轮融资中获得了223万美元的投资。
投资方包括Naspers、Blockchain Ventures和Angel Invest Berlin。其中Naspers正是曾在2001年斥资3200万美元买入腾讯46.5%股份的南非跨国传媒集团。
随后的2021年5月,DappRadar在A轮融资中获得了494万美元的投资,投资方包括Blockchain.com Ventures、Prosus Ventures和NordicNinja VC。
在2019年完成融资后接受采访时,Skirmantas对行业充满信心,认为只要解决使用体验和用户需求问题,“中心化应用将成为过去式”。
04 竞争压力:专业成了最大原罪
如果一定要总结DappRadar失败的最大原因,那可能是过于crypto native而忽略了商业化的重要性。
DappRadar在近两年成为唯一覆盖Web3所有长尾领域赛道的平台,但问题是它似乎只关注尾巴。
这种钻牛角尖的专业性确实能为彭博社和《福布斯》提供一篇报道的优质素材,但缺乏商业价值。
在专业数据网站如Nansen、Arkham、DefiLlama未大行其道之前,DappRadar早期几乎是所有DApp必须登陆的门户网站。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DappRadar的差异化优势逐渐消失。DeFi的专业性比不上DefiLlama,代币信息也不如CMC(CoinMarketCap),研究深度到不了Bankless的程度。
05 代币暴跌:RADAR持有者的不确定性
在2021年融资后,DappRadar曾尝试向去中心化分析平台转型,推出RADAR治理代币并组建DAO。
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解决根本问题。RADAR代币除了订阅Pro服务、质押、投票之外,似乎没见到更好的应用场景,还把最优质的订阅收入来源给堵死了。
关闭消息公布后,RADAR代币价格立即暴跌约30%-38%。
目前RADAR流通供应量为2.1亿枚,其中社区分配占比65%,团队与投资者锁定35%。
DappRadar公告明确表示,DAO与代币事项将另行通知。从技术角度分析,代币可能面临三种结局:直接归零、兑换为剩余资产或转型为社区自治项目。
06 行业反思: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困境
DappRadar的案例引发对区块链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的深度反思。这类项目通常面临“公共物品困境”:服务具有强正外部性,但难以向终端用户直接收费。
成功案例如Infura通过企业级服务变现,The Graph通过索引器激励维持运营。
分析师建议基础设施项目应该:设计分层服务(免费基础版+付费专业版)、探索数据资产化路径(如训练AI模型)、与公链基金会建立可持续资助关系。
DappRadar的关停为后来者留下鲜明启示:如果商业模式不能从第一天就闭环,再权威的数据也阻止不了“失血而亡”。
07 未来展望:行业缺口与替代方案
DappRadar的离场在区块链数据分析领域留下了巨大真空。现有竞争者中,Chainalysis专注合规监管方案,Nansen主打聪明钱追踪,Dune Analytics强于自定义看板,但缺乏跨链全景视图。
新兴项目如Space & Time试图通过零知识证明解决数据验证问题,但尚未达到生产就绪状态。
投资机构Fabric Ventures指出,下一代表析平台需要突破三个技术瓶颈:实时处理10万TPS数据流、实现跨链数据一致性验证、降低查询延迟至毫秒级。
目前已有团队在筹备“DappRadar fork”方案,但能否解决根本盈利模式仍存疑。
未来展望
截至11月18日,RADAR代币仍在大门交易所等交易所交易,但价格已较前日下跌超过38%。其创始人曾在2019年坚信“中心化应用将成为过去式”,却未能预见自己平台会成为行业转型的代价。
DappRadar的案例清晰地提醒我们:在这个从狂热建设走向理性经营的行业,技术创新必须与商业智慧结合,才能穿越周期存活下来。
